纺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加快培育“升级版”
来源:华体会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10-18 12:07:13
“柯桥一家年产梭织印染布25456万米、针织印染布40230吨的印染企业,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展全流程数字化染整工厂建设后,每年综合能耗减少约48900吨标准煤和684万吨水。”在近日浙江柯桥举行的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大会上,就纺织智能制造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 智能制造不仅是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新型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已变成全球各国的共同选择。 谈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对纺织行业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表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实现自感知、自优化、自决策、自执行的高度柔性生产方式,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第一,基于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智能优化决策,能轻松实现精益制造,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第二,基于制作的完整过程要素的动态优化配置,能轻松实现高效制造,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第三,基于制作的完整过程要素的柔性配置,能轻松实现柔性制造,适应产品多元化需求;第四,能够推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与消费者的互动,满足个性化消费趋势;第五,能够推动制作的完整过程体现绿色制造要求,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能耗和污染监控化、循环再生现实化。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表示,在整个纺织行业中,印染行业智能化的难度最大,因此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更重要。首先,通过智能化印染达到精准和过程控制,可提高一次成功率,减少人为影响,保证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其次,通过智能制造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可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实现绿色印染;第三,通过两化融合,能够提升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上的水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用工及劳动强度。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构建以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技术为核心的时尚制造体系,促进以建模仿真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时尚产品的跨界融合发展,紧跟流行趋势和消费需求,以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模式实现适时、灵活、便捷、快速响应的服装消费,鼓励服装制造企业和零售商不断探索线上推广销售的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和AI学院教授胡新荣说,我国“双11”服装直播电商退货率较高,“服装与图片不相符”“选购的服装不得体”“服装的穿着不合身”等因素是困扰服装线上消费的痛点。“服装智能化”和“智慧着装技术”可以依据着装数据构建消费者着装知识图谱,为广大购买的人精准推荐适合的服装,显现穿搭效果,有效提升购买成功率,提升线上销售量,解决线上服装消费难题。 近年来,纺织行业正探索一条合乎行业特色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道路,以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 谈到纺织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的现状,孙瑞哲表示,一是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50家;二是标准支撑体系日趋完善,完成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布及正在制定的智能制造有关标准50余项;三是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日益成熟,已培育形成一批具备独立自主运营能力的行业网络站点平台,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试点示范成效显著,纺织行业已拥有3家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18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和50个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秀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了具有纺织特色的智能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路径。 俞建勇表示,我国纺织工业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在基础硬件和工业软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智能装备领域,大型重载编织机、绳缆编织机等自动化装备填补了国内外特种编织装备空白;纺织专用机器人在纺纱、织造、化纤、印染等所有的领域发展迅速,宁波慈星的缝纫机器人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识别、缝迹跟踪,在汽车内饰等领域成功应用;在智能工厂方面,武汉裕大华建立的环锭纺纱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填补了纺纱生产线配棉、排包、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8大自动化断点,建立了集工艺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设备运维及物流于一体的智能管控系统,在行业内形成了示范应用效果;在智能服务领域,新疆利泰建立了大数据驱动的低功耗环锭纺智能工厂,攻克纺纱大数据融合的数字主线技术,研发环锭纺低功耗优化算法,建立了车间温湿度场控制模型,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细纱断头等指标,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在智能生态领域,报喜鸟“云翼智能”构筑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生态,满足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全品类自主设计,实现全制作的完整过程的实时透明化跟踪与追溯,加强了服装产业链协同。 认清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加快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应着重在哪几个方面发力? 孙瑞哲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纺织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拓展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打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提升纺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打造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升级版”。 对于印染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的新趋势,陈志华表示,首先,设备和软件系统将不断融合提升,借助移动网络、云空间等平台,推进生产管理、设备工况、资源消耗、产品进销存、自动排产进程等印染智能生产信息共享;其次,新型传感器、自动验布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将不断突破和涌现,行业智能化水准不断提升;最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将与绿色低碳、高质量产品结合,逐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俞建勇认为,下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拥有自身感知、知识引擎、概念推理等功能,能够与物理世界互动。他表示,首先,将具身智能与纺织装备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纺织装备的柔性、精度、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其次,未来智能工厂的重点是各种装备、机器人、物料的精准配合,这其中的核心技术是群体智能;第三,在智能服务方面,纺织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低代码和云原生将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第四,在未来智能纺织生态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将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纺织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催生出更多的智能化纺织产品和服务,为纺织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五,工业元宇宙将重塑纺织新时尚,通过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AI技术,以虚拟镜像的视角提供新的时尚展示平台,并利用高度模拟和沉浸式环境,重塑设计、制造和营销流程,孕育一条数字时尚生态产业链。 关于逐步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孙瑞哲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二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层次地融合,培育推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以及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共享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三是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在重点区域建设15个以上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60家以上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建设,服务3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四是统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典型场景标准制定,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促进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加快行业高端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 |